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13日至15日在上海举行。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名专家学者围绕“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”展开交流。会议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。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期间,首次发布《文明互鉴与世界汉学繁荣发展:上海倡议》,呼吁世界各国学者加强对话与合作,为世界文明的丰饶花园注入思想文化力量。会议还首次发布了“世界中国研究推荐书籍”,包括《在中国》和《欧洲中国研究》。评选出反映国内外汉学研究水平的作品54件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日益增强,当天,“中国问题”开始流行。为什么是中国?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是什么?与会国学专家认为,回答“中国问题”,要追溯历史源头、追寻文化根基、培育国学。德国学者史汉伟:我第一次去上海是1984年,距今已有40多年了。这与今天完全不同。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非常令人瞩目。第十一届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魏华德(澳大利亚):国学研究不仅仅是课堂和书本。另外,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年轻一代来中国听中国故事。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李吉亚:中国人民的善良和慷慨一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,不仅是我自己,还有很多人。我觉得这和中国深厚的文化有关系。我认为越来越多的游客,包括学生,想去中国旅游,更多地了解中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