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让食物充满活力!我国拟立法加强农场保护
发布时间:2025-10-25 10:30
10月24日,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。该草案是在土地管理法、粮食安全法等现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的,强化耕地保护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。自然资源部部长管志鸥介绍,到2024年底,全国耕地面积19.4亿公顷,坚决守住种植土壤保护红线。许多法律对于保护土地生命的生命都有明确的规定。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法草案系统整合了土地管理法、粮食安全法、黑土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要求,如严格遵守耕地保护红线、永久主干道等。田,加强高标准农场建设;耕地主要用于生产粮、棉、油、糖、蔬菜等农产品和饲料、饲料,建立耕地种植管制机制。规定非法占用耕地、损害耕地质量的共同法律责任;依照耕地法设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。草案进行系统整合,弥补空白和不足,形成系统、协调、有效的耕地质量保护和提高体系。 2025年5月8日,黑龙江双鸭山干旱的田野里,高性能农业机械准备在黑土中播种大豆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人们的生活在田野里,生活在田野里田的生命在水,水的生命在山,山的生命在土,大地的命脉在树。耕地与水密不可分,与山地、林地、草原、湿地等形成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。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突出系统保护理念,强调耕地总量不减少、质量提高、生态功能稳定,强化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保护。加强耕地生态保护,建立耕地生态保护修复体系,恢复和改善耕地生态功能。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保护维护与保护耕地相适应的生态环境。 2025年10月22日,鸟瞰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唐崖镇万公顷良田农场示范区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徐宇 摄 耕地保护必须采取强硬措施“长牙”。保护农场人人有责。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,两年来,南方16省水土光热配套良好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,实现了粮食主产区、主销区、产销平衡区“共同担起饭碗、共同承担责任”的目标。草案将地方党政委员会农场保护和粮食安全职责全面结合起来,实行对等负责。党和政府的责任。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对本行政区域的农业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负总责,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;国家组织开展农场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。要加强检查、监督和检查。国家自然资源监察机构根据授权介入野外保护检查;自然资源、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。按照职责分工,环境、生态、水管理等相关部门也应当承担相关行政管理职责。策划:陈芳 记者:王利宾、韩家诺 准备:王敏、齐中熙、尹一如 新华社内部制作